广州龙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借鉴日本污水治理体系

日期: 2019-08-07 16:07:09

日本对污水处理的觉悟较高,起步较早,自然有一些好的方面是需要我们借鉴的。

我国农村污水治理起步较晚: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我国在21世纪初期才开始。
农村污水治理局限性:中日在行政管理体制、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 但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布局分散、单体规模小、起步滞后于城市是共性特征。

从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管理体系来看, 可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章立制是解决农村污水治理难题的首要工作
日本以《净化槽法》为核心健全配套法规政策标准, 建立了责任分工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资金保障制度, 有力推进了日本净化槽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在法律法规约束下, 各级政府分级统筹, 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全程合作, 确保了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序开展。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污水治理规划建设不合理、已建设施“晒太阳”等问题仍然不在少数[3,4]。当前由生态环境部承担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统一监督指导的职能进一步明确, 应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系统化开展。

2、政府部门各司其职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化管理的关键
日本在国家层面, 根据规模和水域特点对污水治理提出不同控制目标, 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严格的标准, 结合实际编制污水治理规划, 组织基层统筹实施。上下有机衔接, 既明确基本要求, 也突出地区差异性, 使污水治理能够科学合理地推进。

3、企业和农民发挥作用是推动农村污水长效治理的驱动力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重、收益低、技术性强, 公益属性十分突出。日本经验表明, 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可持续运作的前提是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应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吸引和规范企业进行规模化、专业化治理。同时, 农民作为污水治理的直接受益者, 有必要适当付费, 强化责任意识, 缓解设施长效运行带来的财政压力。

最新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