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龙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农村化粪池改厕刷新村居”颜值“

日期: 2018-11-09 14:58:50

市开发区:改厕刷新村居“颜值” 

本报记者 闫丽静通讯员 翟立华

 曾经,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 

 如今,锃亮的瓷砖,冲水式洁具,一脚踩上踏板,污物被冲到地下化粪池。 

 今年以来,市开发区把“厕所革命”作为服务民生的具体抓手,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一个个旱厕被拆除,水冲式厕所建起来,既环保又卫生,村民们交口称赞。 

 咋改—— 

拆掉露天茅房,建起独立卫生间 

 一大早,张改香拉着9岁的小孙子来到新卫生间,一拧水龙头,“哗”一下,水打着旋从蹲便器里冲下去。“汪泽,奶奶家的新厕所和城里一样吧。”小汪泽高兴地点点头。 

 张改香是市开发区留村镇善北村村民,和她一样,该村800余户除了常年在外务工的,都用上了新厕所。 

 魏芒种是留村镇善南村第一个改厕的,爱钻研的他听到村里大喇叭广播要改造厕所,自己在家就忙活开了,盖了卫生间,铺了地砖,安装上蹲便池和洗手池,只等施工队安装化粪池了。 

 留村镇是个农业镇,“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村里多是连茅圈,攒土肥,不仅味儿大,还占地方。连茅圈三面用砖一垒,里面挖个坑埋个缸,缸上两边用木板遮盖。有的连缸也没有,茅坑连着粪坑,粪便裸露,渗到地下,经年累月,造成污染。 

“如今,农户家里都建起独立卫生间,干净卫生,功能齐全,结束了农民用露天旱厕的历史。”留村镇负责厕所改造的副镇长张考英说。 

 今年以来,市开发区把改厕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全区规划改造农村厕所21989座化粪池,截至目前已完成10980座。 

 咋建—— 

政府补贴,因地制宜 

 善北村党支部书记张考印接到改厕的通知后,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这是一项有利民生的大好事,愁的是钱从哪来?

 为解决钱的问题,市开发区出台了补贴办法,按照500元/户的标准给予厕所化粪池改造户补贴;农户化粪池由各镇(办)集中招标采购,资金由区财政支付;鼓励农户节能节水,凡使用节水器具(节水30%以上)的,可多享受50元/户补贴;区内在册的低保户、五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三类人员,再多补贴200元/户。 

“村里再给每户补助500块钱,区里的‘一生水’卫浴公司无偿给村里捐赠了860套节水蹲便器。这样算下来,村民没花一分钱。”张考印说。 

“改厕要因地制宜,我们多次外出参观学习,最后选定了两种符合实际的样式,三格式和双翁漏斗式。”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丽香表示,具体到每个村的情况也不一样,村集体就召集村民开大会,商量具体采用哪种。

 在王快镇前楼下社区,施工队正在安装化粪池。“俺选的是三格式化粪池。”居民李增春介绍说,化粪池被隔成三格,第一格连着蹲便池,粪便在这里发酵,进入第二格再次发酵后,渣子沉淀下去,粪液通过第三格进入污水管网,排向污水处理站。

 说起来容易,施工颇费周折。村干部和施工队一块研究实践,化粪池安装的深浅、坡度、管道的弯度,用了半月时间,他们得出一套适合农村改厕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其他村居改厕就不用走弯路了。”刘丽香说。

 咋管——

改厕+污水处理双管齐下,解决后续管理问题

 农村改厕向洁净乡村建设迈出一大步,但更重要的是像掏粪这一系列的后续管理问题如何解决。

“原来用旱厕,基本上一个月掏一次,一次30块钱,一年不少钱呢!”沙河城镇张家庄村民张金枝困惑的是,现在化粪池埋在地下,满了怎么办?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市开发区在改造厕所的同时,启动建设污水处理站,各村居配套铺设污水管网。“粪便通过三格化粪池后流进管网里直接排进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沉淀下来的粪渣大概一年掏一次吧,镇里正谋划找专人清掏。”张考英说。

 今年,市开发区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印发了《邢台经济开发区2018年“厕所革命”实施方案》,计划投资2638.7万元,对全区涉及相关工作3个镇48个村共21989个农村民厕和公厕进行改造,同步进行20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和总长700.74公里的村内污水管网建设,彻底解决农村污水横流问题。

“拆了连茅圈,用上卫生厕所,蚊蝇少了,各家各户也干净了,为村庄‘颜值’增色不少,也为我们实施乡村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刘丽香说。
 

 

最新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