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龙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日本产净化槽直接在国内应用的弊端

日期: 2018-11-09 15:41:10

1. 国情  日本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度非常大,经济发达。从客观因素上促进了该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意识,从经济因素上保证了政策法规的严格履行。中国土地资源丰富,部分地区上水问题还未解决,只有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才有经济实力完善下水问题。日本净化槽建设和运行成本相对我国人均GDP水平来说,很难承担。 
2. 法律法规  日本净化槽技术发展经历了几十年时间,从净化槽的设计、规范、生产、安装和运行管理标准方面都建立了严格的体系。 日本《净化槽建筑基准法》、《净化槽法》等法律约束并保障了净化槽技术从上游至下游的稳定运行。中国尚未建立针对分散地区排污的国家性法律法规,以及小型分散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相关法律法规。 
3. 设计基础  两国在生活用水习惯、水方面的法律规定及生活污水下水道的功能有一定的差别,造成生活污水水质有较大的差异。 
4. 生产制造  日本净化槽生产成本投入高,普通的10人槽成本约为5.0万~9.0万元人民币(尚未包含施工技术费用),50人槽成本约为20万~30万元人民币。 
5. 建设安装  人均安装费用约为0.6万元人民币,建设一个5人型(1 m3/d)净化槽需要2万元,相对较高。 在日本,净化槽的安装需持有净化槽设备士资格的专业人员来完成。 
6. 处理工艺  日本净化槽技术采用的工艺流程较长较复杂,例如曝气生物滤池、MBR等工艺都需要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严格安装调试和后期维护。中国现阶段很难有大量拥有具备专业知识的专门人员对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的复杂工艺进行很好的运行维护。 
7. 运行维护  日本净化槽通常要每3~4个月进行一次维护检查并补充药物,每年进行一次以上的清扫,通常情况下由使用者与专业的维护管理公司签订合同,由持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净化槽管理士来完成定期的维护、管理。 日本净化槽生产商在中国未建立维护管理系统,限制了规模生产和销售、售后服务。在中国的日本净化槽合资和独资公司均以进口销售为主,进口产品价格较高,中国用户在高投资下还无法享受同样产品在日本内的同等售后服务。 由于“规模效益”造成小水量污水处理设备本身运行经济性差,再加上日本进口净化槽对于运行维护的高要求,造成进口净化槽在中国的正常运行维护费用高达2~8元/m3(由使用地区和产品型号造成的差异),过高的运行费用是绝大多数中国用户无法长期接受的。 日本净化槽早在90年代就以捐赠、科研合作等各种形式进入中国,但绝大多数在建成后不运行或者运行过程中由于维护不得力而闲置,日本进口净化槽的“水土不服”可见一斑。 
8. 市场推广  从推广应用的角度考虑,日本净化槽技术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和经济较发达地区选用,我国中西部地区尚没有使用净化槽处理分散污水的报道。净化槽的安装质量和维护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净化槽的出水效果,日本内完善的净化槽体系的建立保证了净化槽安装的施工质量以及良好的运转性能。 日本净化槽在中国的应用不仅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面临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

 

最新文章

热门内容